top of page
3、立霧廠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距花蓮市28公里之立霧溪下游太魯閣峽口北側。
民國29年3月,由日本花蓮港鋁業株式會社開始興建,民國33年4月完成第一部,由日本TOSHIBA 製造之佛氏(Francis)豎軸水輪發電機,裝置容量16,000KW,有效落差118公尺,自立霧溪及其支流砂卡礑溪二處取水發電。惟運轉發電僅五個月,溪畔壩即被颱風洪水所沖毀,發電設備亦部分被淹埋而停止運轉。民國39年8月開始復建,民國40年12月恢復運轉發電。同時橫跨中央山脈之69KV東西連絡輸電線亦完成,東部電力與西部電力聯成一個系統,開啟台灣東西合一電力系統之新紀元,東部多餘電力得以饋送至西部使用。民國42年11月再擴充第二部同型式、同容量,也由日本TOSHIBA 製造之機組,於民國43年3月完工發電,裝置容量共32,000KW。
民國50年12月於溪畔壩上裝置高10.76M之弧形閘門七座,增加蓄水量達34萬立方公尺,改變川流式電廠成為調整池式電廠,提供系統中更迫切需要之尖峰負載發電。
另兼負亞洲水泥廠特高壓用戶之供電責任。並預定民國93年12月完成自動化由花蓮市廠本部遙控中心遙控。

照片七、立霧廠廠區

照片九、立霧廠機組

照片八、立霧廠溪畔壩取水口

照片十、立霧廠溪畔壩排水口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