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碧海廠
於民國85年7月開始興建,民國100年11月完工發電,廠房位於花蓮縣與宜蘭縣縣界,距花蓮市60KM,南溪壩則距花蓮市74KM。為工程施工興建道路28km(新建18km+改善10km),水壩一座設於和平溪中游標高545m處其高42m總蓄水量70.4萬M3、頭水隧道6549M,壓力鋼管592M,廠房設於和平溪主流河床標高100m處之右岸山腹,長23m,寬16m,高36m其內發電機組裝置豎軸六噴嘴佩爾頓式水輪發電機組乙部,設計用水量17m3/s,有效水頭416.8m,裝置容量61,200瓩,可增加系統淨尖峰能力52,500瓩,年發電量2億3千7百萬度之,發電後尾水仍放回和平溪主流。
本廠之成立提升北迴鐵路電氣化、台灣水泥廠供電之可靠度。
(1)逹成新水力電廠永續經營目標。
增加年發電量2億3千7百萬度,減少西電東送、南電北送之線路損失。通往本廠產業道路有30多處會車點,砂石車進出頻繁,造成行車安全極大隱憂。
(2)提倡再生能源、減少溫室效應,符合環保之時代需求。
碧海南溪壩為本廠最大庫容之水庫(70.4m3),為因應新增之1座欄汙柵及耙汙機、3座排洪門、1座排砂門、1座制水門本工程係於和平南溪河床標高 545 公尺處,設混凝土重力壩後形成一調整池,並於壩上游右側設置進水口,導水經一長 6,549 公尺之頭水隧道至和平溪主流河床標高 100 公尺 處右岸山腹內設置之地下電廠發電,廠內裝置豎軸六噴嘴佩爾頓式水輪發電機組乙部,設計用水量 17.0 立方公尺 / 秒,有效水頭 416.8 公尺 ,裝置容量 61 ,2 00 瓩,可增加系統淨尖峰能力 52 ,500 瓩,年發電量 2 億 3 千 7 百萬度,發電後尾水仍放回和平溪主流並於 民國 85 年 3 月 28 日 奉
行政院台八十五經 O 八二 O 二號函同意興建本工程。
碧海機組位位於花蓮縣與宜蘭縣縣界之和平溪中游,距花蓮市60KM,南溪壩則距花蓮市74KM於和平南溪上游,工程所在位置山高谷深,地形險峻。本工程於上游河床標高545m處,設混凝土重力壩後形成一調整池,並於壩上游右側設置進水口,導水經一長6,549m之頭水隧道至和平溪主流河床標高100m處之右岸山腹,其內設有地下電廠發電,裝置豎軸六噴嘴佩爾頓式水輪發電機組乙部,設計用水量17m3/s,有效水頭416.8m,裝置容量61,200瓩,可增加系統淨尖峰能力52,500瓩,年發電量2億3千7百萬度,發電後尾水仍放回和平溪主流。 增加年發電量2億3千7百萬度62.5MW。

南溪壩

發電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