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東部發電廠建廠歷史及簡介

一、沿革

 

       本廠原稱東部發電區管理處,於民國四十年十月成立,負責督導東部各發電廠、花東輸電線路及花蓮變電所之營運與維護事宜。民國六十六年二月改組為東部電力處,業務範圍除原有發電及輸變電之營運與維護外,尚包括木瓜溪及立霧溪水力發電計劃工程之執行。民國七十六年八月,因木瓜溪水力發電工程己完工,而立霧溪工程則因景觀問題暫緩興辦,東部輸變電業務之擴增,基於專業化之原則,將此項業務分別歸由台北及高屏二供電區營運處接管,故又改組為東部發電處,僅負責東部地區各發電廠之營運與維護。民國90年5月再精減重組改為東部發電廠。

照片一.jpg

照片一、東部發電廠廠本部大樓

照片二.jpg

照片二、東部發電廠信義街辦公室

二、人力精減

 

       本廠於工程前用人約230~250人,工程期間曾達590人。工程完成後營運人力自264人,逐年退離少補至今之160人,幅員遼闊,機組數多,工作繁重,人力極為緊澀。

三、裝置容量

 

      本廠所轄立霧、龍溪、龍澗、水簾、清水、清流、銅門、榕樹、初英、溪口等10廠,共裝16部機組,總裝置容量為183,000KW。

四、本廠所屬各廠建廠歷史介紹

清水廠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清水地區,距花蓮市25公里,離銅門村8公里,為川流式電廠。

初英廠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干城村,距花蓮市15公里之花東公路旁,為木瓜溪流域最下游之川流式電廠。

立霧廠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距花蓮市28公里之立霧溪下游太魯閣峽口北側。

溪口廠

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溪口村,距花蓮市30公里之花東公路旁,為川流式電廠。

銅門廠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距花蓮市18公里。

龍澗廠

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龍澗地區,距花蓮市28公里,距銅門村10公里之木瓜溪支流龍鳳溪旁,為一地下電廠。

榕樹廠

位於初英發電廠上游約1.8公里,距花蓮市17里,為川流式電廠。

清流廠

位於銅門電廠上游約1公里處,在通往龍澗電廠之路旁。

水簾廠

位於龍澗電廠下游約2公里之水簾壩左岸,為一地下川流式電廠。

龍溪廠

位於龍溪壩右岸,為一標高1,280公尺之地下川流式電廠。

碧海廠

位於花蓮縣與宜蘭縣縣界,距花蓮市60KM,南溪壩則距花蓮市74KM。

五、本廠任務及特色

 

1、電廠集中保養

  自民國56年1月起試辦電廠集中保養,民國61年1月精簡各電廠之維護人員,集中於花蓮市廠本部並成立集保單位,將原工事股擴編為維護課,發電課內增設檢驗股,以負責各電廠之機器設備維修及檢驗工作,同時各電廠原保養組改為運轉組以專責運轉發電。民國76年8月本廠改組,將維護課改為機電課,發電課改為運轉課,另成立土木課,以明確劃分集保權責。並於民國90年5月再精減改組成東部發電廠,所有人員集中於花蓮市廠本部,由廠本部遙控中心遙控清水、清流、銅門、榕樹、初英、溪口等廠,並進行龍澗區及立霧廠之遙控拉至廠本部遙控。本廠集保目的為: (一)精簡維護人員、(二)提高維護水準、(三)減低維護成本、(四)安定員工生活。

照片三十五.jpg

照片三十五、龍澗#1機大修發電機拆卸

照片三十六.jpg

照片三十六、銅門#2機大修發電機拆卸

照片三十七.jpg

照片三十七、水簾廠水輪機大修

照片三十八.jpg

照片三十八、銅門水輪機大修

照片三十九.jpg
照片四十.jpg

照片三十九及四十、初英水輪發電大修動輪翼和發電機拆卸檢修

2、電廠自動化工程

  本廠為配合公司自動化政策,以提高生產力,於民國73年4月1日成立自動化小組,擬定東部各電廠自動化計畫,分三期推行,並經數次修正定案:

  第一期計畫:於民國78年3月完成。

  (1)銅門區域各電廠集中遙監控系統,成立銅門區域遙控中心。

  (2)立霧及溪口電廠改為一人控制。

  第二期計畫:於民國87年8月完成。

  (1)溪口電廠納入銅門遙控中心遙控。

  (2)龍澗成立副控中心,遙控龍澗、水簾、龍溪三廠。

  第三期計畫:於民國93年12月完成。

  (1)完成銅門副控、龍澗副控及立霧全部納入花蓮市廠本部遙控中心遙控。

  為配合第一期計畫,本廠於民國73年9月以有限營運人力積極進行各電廠之設備更新與一人控制改善等工程。民國75年4月溪口電廠一人控制改善工程完成,民國76年2月及77年3月立霧電廠#1機與#2機相繼完成一人控制改善。民國76年5月銅門區域各電廠集中監控系統工程開工,本系統主站設於銅門遙控中心,控制清水、清流、銅門、初英、榕樹等5水力廠(9部機組)及銅門開關場一所,共6個遙站10部RTU(Remote Terminal Unit)。本系統經以本處既有之有限營運人力積極施工,於民國78年3月順利完成。第二期計畫,溪口於民國81年4月納入銅門遙控中心遙控,龍澗由台電綜合研究所研發成立副控中心,遙控龍澗、水簾、龍溪三廠,於民國87年8月完成。第三期計畫,龍澗副控、銅門副控及立霧皆納入廠本部遙控中心遙控,民國89年12月完成銅門副控納入廠本部遙控,民國92年12月完成龍澗副控納入,立霧於民國93年12月納入。

照片四十一.jpg

照片四十一、龍澗副控中心

照片四十三.jpg

照片四十三、廠本部遙控中心

照片四十二.jpg

照片四十二、銅門區副控中心

照片四十四.jpg

照片四十四、廠本部遙控中心

3、本廠未來工作之重點

  本廠奉命實施東部水力廠集中保養制度己近四十年,各電廠發變電設備之點檢、維修、特性試驗及大修工作,均由本廠人員自行辦理,對運轉維護專業人員之培植,經驗之累積與技術之提升均具成效,對設備維護之效率與故障之減少,甚有助益。

本廠除繼續辦理集中保養,加強設備維護,提高維護品質外,今後之工作重點為:

 (1)繼續進行老舊設備之更新,全部完成後,可提高機組運轉可靠性,並進一步節省人力,以因應人力不足之困境。

 (2)積極培訓電子資訊人才,提升自動化設備之運轉與維護水準。

 (3)加速推行辦公室自動化工作。

 (4)落實零災害及品管圈活動,及持續推行ISO 9001與ISO 14001制度之有效性,推展ISO 18001(OHSAS)制度, 且將三種ISO制度合而為一,以建立一精簡有效之完整標準化制度,並達到標準化無事故及無環境污染,高品質與高效率之目標。

 (5)改善員工褔利,促進和諧團結,做好敦親睦鄰,本著誠信、關懷、創新及服務之精神,博得社會大眾信賴。

97065 花蓮縣花蓮市府前路5號

Tel: 03-8230570

Fax: 03-8228018

thb43@ms23.hinet.net

© 2020 by 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花蓮工務段

bottom of page